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

天旋地轉(眩暈)常見原因--耳石脫落症

 65歲的陳女士走進診間時,頭幾乎不敢動而且腳步緩慢,手上還拿著嘔吐袋。她說:「昨天半夜起床上廁所之後就開始天旋地轉…躺回床上之後有好一點點,但稍微翻一下身就又開始眩暈!而且還會想吐,實在太難過了,趕快來找醫生妳…」

問診檢查後,我告訴陳女士,這是眩暈裡面最常見的一個病因:「耳石脫落症」!又稱為良性診發性姿勢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這種眩暈會在頭部姿勢改變的時候發生,暈的程度常常劇烈到天旋地轉、令人想起來就害怕,但通常休息幾分鐘之後會緩解。大部分有經驗的醫師,聽到患者所描述的症狀,加上看見患者一動也不敢動的樣子,內心大概就有底了。

醫師接下來會幫患者做Dix-Hallpike檢查,觀察是否有“眼振”的狀況出現。如果檢查後診斷是耳石脫落症,醫師會幫患者進行"耳石復位術"治療,通常治療完後患者當場就會覺得眩暈改善很多,至少轉動頭部時,已經不會像剛來看診時那麼難受啦!

陳女士接著問我:為什麼會耳石脫落呢?我平常需要自己清理耳屎嗎?我告訴他:「耳石」是內耳中的碳酸鈣結晶,平時看不到也摸不著,跟我們用手指就可以清掉的耳屎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唷。所以清理耳屎也跟眩暈一點關係都沒有。

耳石脫落的原因通常是:

1. 頭部受到外力撞擊

2. 時常進行轉動頭部、低頭抬頭等動作。在診間常遇到的患者類型像是瑜珈老師、修車工人,他們因為工作時的頭部姿勢容易誘發耳石脫落,有時就會因眩暈困擾來就醫。

3. 生活步調過度緊湊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這是在都市現代人非常常見的原因。

4. 年紀較長,發生的比率也較高。

以上這些壓力事件發生之後,內耳的碳酸鈣結晶(耳石)會從原本所在的耳石器官脫落,落到半規管造成內耳淋巴液的流動,進而引起天旋地轉的感受。

突然眩暈發作怎麼辦:

1.趕快停下來休息,尤其姿勢性眩暈的患者,通常找到一個自己比較不暈的姿勢、稍作休息之後會稍微好一些。

2.找耳鼻喉專科醫師檢查及治療。醫師評估後如果確認是耳石脫落症,大部分可在診間直接進行耳石復位術Epley's Maneuver,利用這種物理性的治療讓脫落的耳石回到原本正常的地方固定。許多患者在接受耳石復位術後,症狀會有明顯的改善。

其他注意事項:

1.通常醫師會叮囑患者睡前向健側(不會引發眩暈的那邊)側躺。並不建議患者自行施作耳石復位術,因為方向拿捏不精準時,反而可能加重症狀。

2.減少作頭部轉動、低頭、抬頭的動作,動作盡量放慢。

3. 早睡,減少咖啡因的攝取,並注重優質的睡眠環境,例如睡前不看3C、睡眠時溫度合宜、房間全暗等等,都可以改善睡眠品質,減少眩暈發作的機率。

除了耳石脫落之外,還有許多種原因也會造成眩暈,例如前庭神經炎、內耳淋巴水腫、偏頭痛,也有人是因為慢性疾病如三高、甲狀腺問題等引起的。發作時記得找專業醫師問診檢查,找出原因之後對症治療,同時配合醫師衛教的內容來調整生活型態,並按時回診追蹤,與醫師一起治癒眩暈,讓生活品質更好。





 

 

 

2021年3月10日星期三

耳朵也會長黴菌: 耳黴菌症

 最近台北市許多地方,都盛開著美不勝收的杜鵑花,讓我發現春神真的來了!在這種溫暖的時節,門診有種病患也漸漸多了起來: 那就是「耳黴菌症」。以下讓我們來好好了解一番:

一名喜愛泡溫泉的中年男性來到診間,主訴耳朵痛癢、聽不清楚好幾天,而且耳朵有悶塞的感覺。我使用耳鏡檢查發現,他的外耳道紅腫糜爛,在外耳道甚至耳膜上有許多白色奶油狀的分泌物,診斷是「耳黴菌症」。我小心的幫他清除分泌物之後,並使用雙氧水擦拭清潔外耳道完成治療之後,他直呼:聽得清楚了!我叮嚀患者,雖然現在聽清楚了,但是黴菌還是生根在耳道裡,回家必須每天使用我開立的抗黴菌耳滴劑,持之以恆治療,並預約了一週後回診,屆時追蹤耳道狀況,且會再做外耳的清潔治療。也叮嚀他最近一個月先不要泡溫泉或游泳,盡量保持耳道的清爽乾燥。

看完了患者的故事,來看看我幫耳黴菌症做的重點整理吧:

耳黴菌症的症狀:

耳朵癢、疼痛、悶塞感、聽力受損、耳鳴等等

容易得到耳黴菌症的情況:

-          溫暖潮濕的環境。像是台灣的春夏,或是像文中提到的泡溫泉、或三溫暖蒸氣烤箱等。由於黴菌喜愛溫暖潮濕的環境,所以會提高發生的機會。

-          免疫力低下的人。例如老年人、糖尿病,或是有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

-           常游泳、潛水、衝浪的人。耳朵反覆進水,潮濕的環境容易使黴菌滋生。

-          過度挖耳朵。會破壞耳道上正常的皮脂層和菌叢,使耳道皮膚失去天然的保護屏障,所以 黴菌就容易伺機而入。

-          與他人共用耳扒。記得幾年前我在下鄉的醫院服務時,耳黴菌症幾乎是門診的大宗,因為許多人喜歡在理容院清潔耳屎,但是理容院的器械無法像醫療院所一樣每次都消毒,所以就容易交互感染得到耳黴菌症。


了解了容易得到耳黴菌症的因子,我們就知道該如何避免這個奇癢不舒服的病症了:那就是耳朵盡量保持乾燥,避免過度清潔,洗澡後可以用吹風機將耳道吹乾(記得要調成冷風喔!)

一旦有上述耳黴菌的症狀,建議民眾要到找耳鼻喉專科醫師就醫。醫師檢查過後,會幫患者仔細清潔耳道,接下來的藥物治療才會有效果。更重要的是,類似的症狀需由醫生排除其他問題:例如突發性聽障、細菌性外耳炎、或是耳內異物甚至腫瘤等等。這些狀況的症狀可能類似,但所需的治療卻大不相同。如果自行用藥,沒有讓醫生檢查的話,怕會延誤了上述其他疾病的治療。所以耳朵不舒服的話,記得來給醫生看喔。(診所網站)

 

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淺談藥物性鼻炎

 今天門診一位病患,說他原本就有反覆發作的過敏性鼻炎,通常自行買藥用藥就會改善,但這次鼻塞已有好幾個月的時間,而且愈來愈嚴重。他希望我幫他檢查看看是不是有鼻息肉或是腫瘤的問題導致呼吸道阻塞。檢查之下發現,他的鼻腔內並沒有息肉、膿鼻涕或是腫瘤這些問題,但鼻黏膜看起來又腫又紅,甚至像快要滲血的樣子,於是我問他:「有使用甚麼藥物嗎」他說:「我長期以來會使用一種鼻噴劑,之前效果很好,但是這幾個月覺得沒用了」。

 

我告訴他,他買的這種鼻噴劑,立即緩解鼻塞的效果很好,適合在急性期使用,但不適合用超過一週(藥物的說明書裡面也有寫)。因為這種鼻噴劑的主要成分是去鼻充血劑(decongestant),作用是收縮鼻腔裡的血管,減少鼻黏膜的腫脹,來達到暢通鼻腔、紓解鼻塞的效果。長期使用的話會導致血管彈性疲乏,無法順利收縮而使鼻黏膜反彈性的腫脹,讓鼻塞更嚴重,稱為「藥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又稱「反彈性鼻炎」(rebound rhinitis)

 

於是建議患者停用此種鼻噴劑,讓鼻黏膜能逐漸回復原本的狀態。並且開立適合他的過敏性鼻炎用藥。在台灣,天氣不穩定或是空汙嚴重的季節,都容易造成鼻過敏的症狀,一旦有症狀出現,建議民眾前往醫療院所,讓專科醫師診斷並且開立最適合自己的藥物,會更安全並有效。平時也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並且養成運動習慣及正常作息,讓自己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降低過敏不適、讓生活品質更好

預防水痘--簡介水痘疫苗

許多成年人可能還有小時候得水痘的印象-- 我也記得幼稚園大班那年, 雖然打過一劑水痘疫苗, 還是得到水痘 全身跟臉都長滿紅疹。 水痘是由 水痘帶狀泡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引起的 感染對象主要是兒童, 常在校園裡互相傳播 近年來感染年齡層有逐漸後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