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到預防醫學機構進行的全身健檢中,有一項
『骨質密度檢查』
是大家相當關心的項目。健康成年人的骨質密度在30歲左右達到高峰,四十歲之後逐年下降。這個骨質的下降過程是沈默無聲的,早期不會有症狀,但長期累積下來,會有腰背疼痛、駝背、身高變矮等表現。更嚴重的狀況是,發生撞擊、跌倒事件、或是搬重物後,骨質疏鬆的患者容易發生骨折,骨折一旦發生,就大大影響到未來的生活品質。


所以在健檢當中檢查骨質密度,能夠早期發現自己是否有骨質流失的狀況,以便早期進行生活型態調整,來儲存骨本並減少骨鬆的風險。骨質密度檢查是利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查髖關節和腰椎的骨質密度。
報告上會呈現兩種分數:T score和Z score
T score:
與同性別健康成人(30歲左右)的平均骨質密度相比,有幾個標準差。

T score > -1: 骨質密度正常
-2.5< T score <-1: 代表骨質正在流失當中
T scope < -2.5: 骨質疏鬆
Z score:
與同性別同年齡正常人的平均值相比,有幾個標準差。若Z score <-2.0,表示低於同年齡骨質密度的期望值。醫師在進行報告諮詢時,會根據T score評估骨骼健康狀態,同時用Z score來評估是否有其他問題影響到骨骼健康。
如何減少骨質流失
如果骨骼健康狀況不盡理想,我們會開始衛教客戶進行生活型態的調整 :
1. 多做「負重類型」的運動:
如跳繩、跑步、爬山。進行這類運動時骨骼受力增加,能讓骨密度變高、骨骼更強壯。若是高齡或是骨質流失嚴重的人,要小心跌倒或意外撞擊反而會增加骨折的風險,記得先諮詢專業醫師;而年輕的朋友們,就趁現在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吧!
2. 補充高鈣食物:
乳製品、小魚乾、深綠色蔬菜。
3.
補充維生素D3:
補充維生素D3:
口服補充或走到戶外多曬太陽
4. 避開會使骨質流失的生活習慣:
要戒菸。也建議少喝咖啡、酒或碳酸飲料。
以上幾點分享,希望能藉由專業的健康檢查與諮詢,幫助大家骨質密度更強健、擁有快樂健康的生活品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